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李文華
北極星智能電網在線訊:3月18日,由中國發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在京舉辦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成果發布暨研討會。會議發布了中國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2030年能源電力發展規劃及2060年展望等研究成果,并在國內首次提出通過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碳減排目標的系統方案。來自政府部門、能源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代表共同探討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實現路徑,為促進氣候環境治理、實現經濟全面綠色轉型貢獻智慧和力量。
2020年9月,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提出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基于在清潔發展、電網互聯、氣候環境等領域的長期積累,對我國碳減排路徑與能源電力轉型方案開展了深入研究,于2020年12月編寫完成《中國2030年前碳達峰研究報告》《中國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報告》《中國2030年能源電力發展規劃研究及2060年展望》三項研究成果,提出以特高壓電網引領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加快推進能源開發清潔替代和能源消費電能替代(“兩個替代”),實現能源生產清潔主導、能源使用電能主導(“雙主導”),能源電力發展與碳脫鉤、經濟社會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雙脫鉤”)的系統減排路徑與方案。
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長劉振亞指出,面對碳排放總量大、高碳發展慣性強的嚴峻形勢,中國要用不到10年時間實現碳達峰,再用30年左右時間實現碳中和,任務非常艱巨。碳排放問題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開發和使用,治本之策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加快推進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徹底擺脫化石能源依賴。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加快推進“兩個替代”是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根本途徑。
劉振亞認為,中國能源互聯網實質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是清潔能源在全國范圍大規模開發、輸送和使用的基礎平臺,是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將統籌發展與減排,加快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消納和電能廣泛使用,在能源生產消費各環節、碳排放各領域對煤、油、氣等化石能源進行全方位深度替代,以能源體系零碳革命加快全社會碳減排,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劉振亞表示,特高壓電網和高鐵都是我國基礎產業重大技術創新的典范,在本世紀初幾乎同時起步建設。雖然我國已在特高壓技術、裝備、標準、工程等方面實現全面引領,建設投運了30個特高壓工程,但相比高鐵發展明顯滯后,功能和作用遠未發揮。
“加快發展特高壓電網是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的關鍵,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至關重要。”劉振亞強調,無論是去年我國湖南、浙江等地的“拉閘限電”,還是今年美國得州的大面積停電,都凸顯了大電網互聯對保障能源供給與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如果沒有特高壓電網,我國清潔能源無法大規模開發利用,霧霾、酸雨等環境問題不能根本解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難以實現。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亟需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盡早形成覆蓋全國、廣泛互聯、堅強可靠的“電力高速網絡”,在推動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發揮關鍵作用。
據合作組織發布的研究報告提出,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總體可分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30年前盡早達峰,2025年電力率先實現碳達峰,峰值45億噸,2028年能源和全社會實現碳達峰,峰值分別為102億、109億噸;
第二階段是2030~2050年加速脫碳,2050年電力實現近零排放,能源和全社會碳排放分別降至18億、14億噸,相比峰值下降80%、90%;
第三階段是2050~2060年全面中和,力爭2055年左右全社會碳排放凈零,實現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
報告同時提出,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全社會碳減排邊際成本約260元/噸,遠低于700元/噸左右的全球其他減排方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埃斯皮諾薩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清晰的路線圖,指引我們邁向凈零排放的未來,指引世界經濟邁向綠色、可持續的復蘇和增長之路。本次會議發布的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一套全方位、可量化、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也為世界上其他國家探索碳減排新路徑提供了一個參考。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實現能源體系的低碳轉型,將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革命目標結合起來,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的高質量協同發展。建設能源互聯網是加速推進能源系統深度脫碳化進程的重要措施,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的研究成果將對我國和全球能源低碳轉型和碳中和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表示,中國承諾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的重要宣誓,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注入了信心和力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和積極響應。國家能源局將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目標,加快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用能方式轉變,出臺推動能源領域碳達峰、碳中和的政策,指導地方落實節能減排任務,加快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工作。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副司長趙鵬高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相關目標的實現將對我國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產生深遠影響,國家發改委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度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提升產業綠色化水平;堅持和完善能耗雙控制度,推進重點領域節能;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實現重大突破;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加強氣候變化國際合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與發達國家相比面臨著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需要付出艱苦卓絕的努力。生態環境部將重點做好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編制并爭取出臺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氣候治理、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舉辦全國低碳日行動等方面工作。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智剛表示,大力壓減碳排放是能源行業的責任,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促進能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是能源行業的使命所在,對電網系統而言推動實現雙碳目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努力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先行者,發布“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推動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著力打造清潔能源優化配置平臺,到2025年初步建成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
會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華北電力大學校長楊勇平、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所長高世楫、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李俊峰等5位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圍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分享了關于能源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市場與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的研究與思考,共商中國中長期碳減排路徑與方案,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實現能源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015年9月,我國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提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作為首個由我國發起成立的能源領域國際組織,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成立五年來會員總數已達1157家、涉及132個國別,與聯合國及所屬機構、相關國家政府、國際組織、企業和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發布50余項研究成果,在能源、環境、經濟、社會等領域唱響“中國聲音”,推動“中國倡議”成為全球行動。